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干部、群众和企业职工的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大西沟镇人民政府工会委员会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列学习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由工会主席张新龙同志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学习目标、实施步骤和责任分工。建立“镇-村-企业”三级联动机制,将学习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各村及企业,确保责任到人。同时,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下发通知等方式,广泛宣传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发干部、群众和企业职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丰富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1.专题讲座与培训:邀请司法干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背景、重大意义、核心内容以及与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开展了8场专题讲座和培训。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帮助大家准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精神实质和条文内涵。例如,在讲解合同编时,专家结合常见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例,详细阐述了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让听众印象深刻。
2.线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图文解读、视频课程、典型案例等,方便干部、群众、企业职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线上知识竞赛,吸引了干部参与,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3.宣传资料发放:编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手册、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X]余份,发放到干部、群众、企业职工手中。宣传资料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方便大家随时查阅学习。
4.普法宣传活动:在村委会、企业、小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X]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50人次,有效扩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知晓度和覆盖面。
三、注重学用结合,推动成果转化
通过系列学习活动,干部、群众和企业职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理解和认识显著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得到有效增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干部将民法典知识运用到基层治理、矛盾调解等工作中,成功化解多起涉及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矛盾问题;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明显提高,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企业职工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推动企业完善规章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优化营商环境。此外,建立学习成果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干部群众在学习和应用民法典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及时调整优化学习宣传策略。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1.学习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部分偏远地方(阿村放牧的牧民)群众、老年群体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学习盲区。
2.学习深度和持续性不足:部分人员学习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学习活动阶段性明显,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3.宣传形式创新性不足:部分普法宣传形式较为传统,对年轻群体吸引力不够,未能充分结合新兴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开展宣传。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深化精准普法: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展“靶向式”普法宣传。对偏远地区群众,组织普法小分队送法上门;对老年群体,采用方言讲解、戏曲表演等形式增强学习趣味性。
2.建立长效机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内容,定期开展专题轮训;在村和企业设立“民法典学习角”,组织常态化学习交流活动;完善线上学习平台功能,持续更新学习资源。
3.创新宣传形式:加强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制作民法典主题动漫、微电影、普法小游戏等新媒体产品;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民法典主题文艺演出、法治书画展等活动,提升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过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活动,大西沟镇人民政府工会委员会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为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