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智能监管系统对医保数据的深入挖掘,全流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进一步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使用。
一是高站位预先安排部署。针对反复发生的诊断错误、重复收费、多收费、限男限女用药等问题,县医疗保障局提前谋划,组织县级医疗机构提前安排部署,要求克服困难务必上线院内智能监控系统,做到提前预警,拦截异常数据,避免事后的工作被动。同时积极向上级申请,为14所定点医疗机构配发扫脸设备,解决“一老一小”看病排队等候问题。
二是全流程优化服务体验。县中医院投入48万元招标采购院内智能监控系统,对医疗过程的各类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审核,及早提醒,避免了后期出现大量异常疑点数据及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现象;参保人通过“刷脸”即可完成身份认证、费用结算,无需携带社保卡或手机,解决“一老一小”操作智能手机困难等问题。
三是多维度强化基金监管。通过智能监控系统避免不必要的和错误的医疗服务行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杜绝“冒名就医”“虚假住院”等违规行为,建立“人脸+交易”双轨迹追溯机制,实现诊疗行为全链条可监控。目前,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均上线院内智能监控系统,今年以来累计拦截异常数据3191次,拦截违规金额88.18万元。
自智能监管系统运用以来,医保监管效果显著。一是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针对群众反映的“忘带卡、不会用手机”痛点,自2025年3月扫脸机配发以来,已扫脸结算7450人次,参保满意度大幅提升,群众赞不绝口。二是医保基金监管更加精准。院内智能审核系统通过对医疗过程中的疑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醒,从患者的病历书写规范性、诊断准确性、到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医保报销的合规性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精准化的审核。目前智能监控规则数为634条,审核22200条,违规推送500条,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事前审核、事前提醒、事前防范错误。基金审核效率大幅提升。三是数字化转型成效凸显。推动全县医保服务从“卡时代”迈入“码时代”再进入“刷脸时代”,为智慧医保建设奠定基础。
下一步霍城县医保局将持续扩大覆盖范围。一是年内实现县妇幼保健院、11所乡镇卫生院、14所边境村卫生室100%接入扫脸设备。二是规范院内审核。县中医院在目前院内智能监控系统试运行的基础上,及时对接县人民医院学习先进经验,及时更新审核规则,确保更加精准地拦截异常数据,守护好群众看病就医的救命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