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霍城县微博 |
 网站首页   走进霍城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霍城县惠远古城文化专题 > 特别关注
辉煌70年·行走伊犁河丨惠远古城:焕新而来续写辉煌
2025-06-30 18:06  伊犁零距离   (点击:)

在霍城县境内的伊犁河边隐匿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城——惠远古城。这里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林则徐流放生涯中一抹不可磨灭的亮色。如今,漫步于这座古城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辉煌与沧桑并存的年代。

古城之下,梦回千年

临河有高楼,红栏碧瓦,俯瞰洪涛,粮艘帆樯,出没其下。南山雨霁,沙市云开,酒榼茶枪,赋诗遣闷,苍茫独立,兴往悲来。这是清代诗人徐松在《西域水道记》中描写的当时伊犁河畔惠远古城的生活景象。

千百年来,伊犁河日夜不息。而惠远,矗立在伊犁河畔旁,在母亲河的温柔怀抱中,缓缓铺展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惠远古城老建筑

“惠远城筑于伊犁河北岸。城高1.4丈(约5米),周长1674丈(约5.6公里),规模宏大雄伟。由于伊犁河谷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民丰物阜,加之又得政治、军事中心之利,惠远很快变成了热闹繁华的城镇。据记载,当年惠远城内‘商铺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称繁华。’词虽夸张,但也反映了当时的风貌。”在霍城县文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永成的讲述里,惠远的历史缓缓展开。

惠远古城老建筑

惠远城,作为伊犁九城之首,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为加强对伊犁地区的治理,1762年乾隆帝在此设立新疆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并亲自赐名此地为惠远,寓意大清皇帝的恩德惠及远方。1763年,首任伊犁将军明瑞修建惠远城,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惠远老城被夷为平地,1882年通过《中俄伊犁条约》收复伊犁,但霍尔果斯河以西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俄吞并。收复伊犁后,同年在惠远城以北15里处仿照老城的规模和布局修建新城,仍叫惠远,即我们现在看到的惠远古城。

史书记载,新建惠远城内有规模宏大的将军府、参赞大臣衙署、领队大臣衙署、理事同知和抚民同知衙署等。从1762年乾隆皇帝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开始,至大清王朝结束,历史上共有42人、60人次担任伊犁将军之职。林则徐曾在这里居住了两年零一个月。

惠远钟鼓楼

著名的钟鼓楼就雄踞于新城的中央,有四条大街分别通向四道城门。钟鼓楼是一座三层三檐歇山顶的传统式木结构建筑,画梁雕栋,钟鼓齐全,气宇非凡。当年富丽堂皇的伊犁将军府位于新城东侧,其府门、石狮、厅堂、金库、厢房以及后花园中的凉亭至今犹存。夏永成说道。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便是惠远古城的活历史,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跟着夏永成的讲述,我们步入将军府,两尊石狮俯卧雄视,它们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南北雕刻艺术融合的杰作。府内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土木结构,飞檐式字梁平房,无画梁雕刻的房檐,无不透露出一种古朴与淡雅。院内古树参天,仿佛历史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站在前庭,仿佛还能看见差使策马驰来、飞报战讯的繁忙景象。

惠远将军府里一景

惠远古城四周都建有古城墙。爬上南门城墙,可以远望古城的主街主道,遥想当年押运金银的车辆、人马,熙来攘往以及从宅院里升起袅袅炊烟。繁华过后,只留下这些庄严的建筑继续叙说着昔日的辉煌。

1990年钟鼓楼被列为第三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伊犁将军府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惠远老城遗址被列为第五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惠远古城的保护规划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惠远古城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

尽管时光流转,惠远古城并未沉寂。从车马往来、繁华时代走来的惠远古城,依旧以它独有的方式,续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传奇。

惠远镇小吃店里游人聊天谈心

2006年伊犁将军府正式对外开放。惠远镇的古城保护利用提升工作也日益推进,以考古遗址的保护为基础,对伊犁将军府、钟鼓楼等古城遗址坚持修旧如故”“最小干预的原则。我们希望通过修缮和改造,不仅能让惠远古城的历史古迹得到妥善保护,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惠远古城的历史文化。夏永成说。

古镇街景,璀璨启幕

伊犁河水缓缓流淌,绕城而过,铺展出惠远千年的文化底蕴与风华。而惠远古城,作为伊犁河流淌中的重要一环,也在时代的车轮中,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逐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秋佳节临近,惠远镇高氏月饼传承人时建玲正和30多名工人忙着赶制月饼,多年来因她家月饼坚持传承老口味,很受市场欢迎。我们已经是高氏月饼第七代传承人了。时建玲说起来满脸的自豪,我们祖辈的月饼当年在北京城可是出了名的,都是进贡到皇宫里的点心,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娶进门的新媳妇以能吃到高氏点心而感到自豪。

高氏老月饼

原来,时建玲丈夫家的祖上是北京城有名的点心匠人,到了第四代其先祖随着左宗棠进疆,作为军队后厨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后来在新疆去世。再后来,就是时建玲丈夫的太爷爷来新疆一边开点心铺子做生意,一边找亲人,就这样太爷爷辈留在了新疆,并把手艺一代代传承下来。时建玲跟着婆婆学会了制作高氏月饼,这么多年,时建玲一直坚持用婆婆传承下来的秘方做月饼。

婆婆非常善良,当年还教会了很多徒弟,现在霍城县的卢佳月饼也是传承并创新了婆婆当年的手艺。时建玲开心地说,我们家的月饼带乡土人文味,有人气在里面。就像时建玲的家传手艺一样,惠远镇也在继承和创新中出了独有的古城味道

在惠远将军府古遗址斜对面一个名为古城冰碗儿的冷饮小吃店也吸引了诸多游客,传说这是惠远古城流传下来的一种饮食。当年金顺将军驻守伊犁期间思乡难忍,卧床不起,府中厨子便用牛奶、鸡蛋碎冰搅拌后仿制了一道京城特有的冰碗子小吃。金顺将军刚吃了一口便精神大振,连吃三碗,病情逐渐好转。后来这个做法便流传到了民间。

我们邀请本地三代做冰激凌的老师傅,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仿制,食材用的是新鲜的牛奶、鸡蛋、水果,做出来的冰碗儿很有特色,受到游客们的喜爱。霍城县惠远镇新城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晓红说,这是我们的一个村办企业,创立这样一个品牌就是想让游客通过一个饮食小吃来了解当年的历史故事。

今年已经85岁的江苏支边老人王博元说,他是惠远古城发展变迁的见证人。从清朝时期杨柳青人来到惠远古城做生意,到后来江苏、河南、四川等很多的外地人来支边,这里早就出现了文化的交流融合。

老人讲述惠远古城老故事

探访惠远古城,我们可以从伊犁将军府的老建筑里寻找,从钟鼓声里寻找,我们也可以从一家传承了7代的老传统老手艺人中寻找,从冰碗儿等流传千年的老味道里见证这座古城的变迁。夏永成告诉记者,为重现惠远古城的繁华,惠远镇围绕着钟鼓楼开展了环线古建筑风貌提升打造。以历史文献记载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把酒言欢的会芳园酒楼为原型,打造了现在的会芳园餐厅等餐饮一条街。同时在已经创作的情景剧《林则徐与伊犁将军布彦泰》的基础上,又创作《伊犁将军事迹》《惠远长卷》等文艺作品。

古镇,是霍城县惠远镇文旅的响亮名片,也是宝贵资源。近年来,惠远镇以多元的业态、丰富的内涵,不断强化古镇的历史连接、文化连接、经济连接和人文连接,持续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历史与现代相映生辉,惠远古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惠远古城作为当年新疆的军政中心,曾诗酒风流,繁盛一时,有小北京之誉。当下的惠远镇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正重焕生机。

关闭窗口

相关附件

20250630184621362003.png
开办:新疆霍城县人民政府  主办:新疆霍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新疆霍城县电子政务办
地址:霍城县新政府楼A楼2楼  邮编:835200 联系电话:0999-3022363   邮箱:whwdezm88@163.com
网站标识码:6540230001  新ICP备19001574号-1  新公网安备 6540230200010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