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州党委以及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下,县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应用,强化制度落实、规范执法,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健全机制。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党组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推动落实;建立法治建设报告制度,制定局机关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要点,压紧压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紧盯工作落实,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精准普法,宣传行业最新法律法规、法治动态等内容;二是通过出租车LED屏、宣传展板、悬挂标语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宣传折页等方式,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路产路权保护、宪法、民法典及各类交通法律法规知识,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三是通过知识竞赛、集中学习等方式,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农村公路条例大比武活动,宣传栏广泛宣传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线上推送普法信息300余条,出租车LED灯滚动播放700余条次,开展知识竞赛和集中学法40余次,累计发放宣传折页6000余份,制作宣传视频12个,上报宣传信息60余条,受教群众达3万余人。
3.明确责任,依法履职。一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坚持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全面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使队伍整体执法能力及执法水平得以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公示行政处罚类案件信息241件,召开行政处罚重大案件会议32次;二是提高行政处罚办结质量,确保行政处罚执行力和公信力。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执法干部、纪检干部、法律顾问为成员的交通运输局执法工作审议小组,按照“一案一议”,对所有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同时规范行政执法文书,设立行政处罚证据目录。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道路运输企业208家次,检查车辆12000余辆、查处非法营运213起、超限运输案件22起,涉路案件6起、首违免罚10起。近五年来,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和执法人员违法违纪事例;三是强化正面引导,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今年以来,我局共接收办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45政务服务电话投诉758起(其中客运投诉279起、货运投诉6起、驾校投诉99起、其他类投诉374起),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四是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联合各有关部门、乡镇对G312线、G218等国省干线及Z778、县乡公路两侧边沟、边坡、桥涵两侧违法占道、违法设立非公路标志广告牌及沿线环境卫生,开展集中整治,辖区公路安全畅通率和路容路貌显著提升;五是加强超限超载源头企业管控和运输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加大货运源头企业的巡查监督力度,精准落实源头管控。制定《2024年霍城县治理超载超限工作方案》,联合公安交警、路政等部门,通过流动治超、路面治超和错峰执法,推动货运源头企业全面落实超限超载治理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共巡查源头企业21家,办结超限运输案件22起;办结公路附属设施赔偿案件5起、违法占用公路用地案件1起;六是强化运输企业监管。围绕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工作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提高工作成效,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抓手,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共检查道路运输企业208家,发现安全隐患535处、立查立改376处、限期整改159处、立案5起、共审核办理包车客运760车次、完成10家小微型客车租赁企业办理备案登记,备案租赁车辆50辆。
4.提升服务,优化环境。一是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打造了“综合窗口”的审批服务新模式,落实“一件事一次办”。2024年霍城县交通运输局共接待受理业务服务8171件次,其中,办理经营许可证业务82件、办理道路运输证补证换证等业务4345件、车辆年审3711件、包车牌手续33件,服务群众8452余人次。同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电子政务外网接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申领道路运输证2321件、经营许可证76件,电子证照激活率92.90%。提前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52辆,发放补贴资金849.8万元,完成任务率169%。发放2023年度农村客运燃油补贴和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759万元。完成82条农村客运线路资源整合;二是严格安全生产例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例会制度体系,积极邀请公安交警、霍城执法大队以及乡镇(中心)分管领导参加例会,明确例会主题,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共同讨论“共性”“个性”问题,促进交通运输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落地;三是实行错峰执法,提升文明水平。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保秩序”,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期,采取巡游盘查、路口截查、机动跟查等方式,对非法营运、客运班车非法揽客、旅游包车未持有效包车牌、拼客、甩客等违法行为开展错峰执法,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坚持温情执法,提升执法温度。树牢“执法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执法”理念,坚持宽严结合、刚柔相济的执法原则,严格落实首次违法警告清单、轻微违法免罚清单、严重违法严查清单,采取“先行提醒纠正”的柔性执法方式,在执法中着力解决刚性有余、柔性不足以及罚款处罚多、教育感化少等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五是推行周末温暖服务,提升办理效能。根据行业企业业务办理轻重缓急实际,积极推行“5+2”暖心工作机制,实时开通周末暖心服务驿站,将大厅业务办理人员分组周末“站岗”,为群众和企业办理车辆逾期审验、经营许可审验、周末包车电子证照申领等时限短、急需求等暖心服务,不断提升业务办理效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力量薄弱。全县公路里程2108公里,现有客运业户9家、驾培业户6家、货运业户97家、维修业户700余家、汽车租赁业户10家,营运车辆约2755辆,从业人员约2800人,执法领域点多、线长、面广,再加上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按照“乡镇吹哨、部门报道”,并要求执法力量下沉,现有人员无法保证执法工作高效开展。
(二)个别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一是现场执法过程影像记录不规范,执法记录仪操作知识欠缺;二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时法制人员自身法律知识有所欠缺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综合执法能力仍需提高;三是部分执法人员经验不足,线索收集渠道过窄,应对复杂多变的趋势思路僵化封闭。
(三)个别执法干部有时不敢动真碰硬。当前,自媒体宣传形式多样,部分干部在执法过程中瞻前顾后,担心自己权益受损形成社会舆论,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执法工作畏首畏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重要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重要要求,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重要要求,深入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重要要求,全力建设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法治工作队伍。
(二)加强法治意识,加强监督检查督办。通过每周四及晨会集中学习,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并严格执行,提高执法人员政治理论水平,确保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执法行为规范,秉持“文明执法、服务为民”宗旨,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完善执法方式,探索创新行政执法手段,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
(三)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深入开展联合巡查,形成“1+1>2”的工作合力,进一步改善道路静态交通秩序。在查处“两客一危”、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执法工作方面,加强与交警、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按照“联勤联动、规范执法、精确查处、精准服务”的工作思路,防范和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营造辖区安全、畅通、文明、和谐、有序的道路和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