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第十一批医疗援疆队伍集结了呼吸科、消化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医疗人才。自2024年10月踏上霍城这片热土后,他们迅速融入第二故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各自的专业特长,接稳援疆“接力棒”,全力以赴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岗位上,为霍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神经内科科室,援疆医疗专家、神经内科副主任陆强彬正专注地进行查房教学。自到岗以来,陆强彬主动肩负起提升科室整体水平的重任。他深入调研科室实际情况,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科室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培训方案。
在日常工作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先进技术与前沿理念,从疾病的诊断到治疗方案的制定,再到手术操作的细节,都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和示范。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科室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累计主刀及指导完成脑血管造影、颈动脉支架置入等三四级手术20余例;开创性开展霍城首例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这一创新技术大幅降低了患者手术创伤与并发症风险;成功实施县域首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填补了区域技术空白;同时,他还对脑卒中救治流程进行了优化,将静脉溶栓DNT时间缩短至50分钟,达到了区域先进水平,为众多脑血管疾病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机。
江阴市援疆医疗专家、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陆强彬:"我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带教和临床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神经科的专业医师,我一定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也希望霍城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团队能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希望两地的医学交流不断地延续开展下去。"
除了发挥“传帮带”作用,援疆医疗队还积极行动,争取到了419.22万元的援疆资金,为霍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些设备涵盖了人体成分分析仪、多种类型的血液透析机以及高端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等;同时,还配备了血液透析智能系统。这些先进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改善了霍城县肾病患者的透析治疗条件。每月治疗接诊人次稳定在1456人次左右,截至目前,已累计接诊治疗24158人次。
患者尹群:“在伊犁透析非常不方便,现在回到霍城了离家近,骑摩托车就直接来了,非常方便。”
江阴医疗援疆队伍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将江阴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与霍城医院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通过团队对团队、科室对科室的精准对接,开展“传帮带”工作,援疆医疗队与霍城本地医务人员之间的师带徒结对已达65对。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学术讲座、业务培训和技术操作示范培训等活动,共计322场次,累计培养本地医务人员4847人次。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援疆医疗队同样不遗余力。他们争取到了24万元的援疆资金,购置了6台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终端,成功搭建起与江阴市人民医院等支援医院深度连接的远程医疗平台。
如今,学术讲座、手术视频、病例分析等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了实时共享,为霍城本地医护人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有力推动了霍城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提升。

